廖家棠(1933-2017),男,四川成都人,1956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畜牧兽医专业,分配至四川农学院任教,是我校首批迁雅教师,先后在畜牧兽医系、食品科学系工作。1988年任yl34511线路中心食品科学系筹备组组长,同年5月任食品科学系首任系主任至1993年8月退休。先后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卫生研究会常务理事、兽医卫生研究会四川省分会副理事长、四川畜牧经济学会理事、四川畜产品加工学会常务理事、四川省政协雅安地区工委委员、民盟川农大总支副主委等职。
杏坛耕耘 桃李芬芳
在教学工作中,廖家棠先生成绩斐然。他在完成校内教学任务的同时,还多次接受校外单位委托,曾在校内外举办多场卫检技术人员培训班,总培训人数超过300人,为行业培养了大量骨干人才。在课堂上,他的教学方法独特,不拘泥于统编教材,积极引入国内外新的研究内容,注重引导学生触类旁通,加强各章节联系,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。担任班主任的四年多时间里,他以身作则,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,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,所带的班级成为了学校先进班级,实现了三年内无补考的佳绩。
廖家棠先生积极投身教材编写和课程建设工作。1986年10月,他参加教材审议,并主持编写了农业部统编教材《动物性食品卫生实验指导》的修订工作。在负责教研室和课程工作时,他大力加强实验室建设,使实验室达到国内院校卫检课前列水平。他还通过编导制作多部电视教学片,为学校节省大量经费,推动了课程电视教学的发展。
科研先锋 成果丰硕
科研领域,廖家棠先生同样成果丰硕。他主持的《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调查研究》,不仅确诊了苗溪茶坊连续六年猪中毒的病因,取得显著经济效益,还获得省畜牧兽医学会优秀论文三等奖和雅安科技进步三等奖。他主持的《肉类保鲜研究》《五氯酸钠在猪体内的残留调查》,以及参与的家畜血吸虫病、黄牛蕨中毒等科研课题,都在业内产生了重要影响。其中,“黄牛蕨中毒的调查研究”于1986年获省成果三等奖。此外,他研制的测毒箱参加省科技展览并在全省推广200多个,编写的《家畜常见中毒病防治》也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。
学科建设 砥砺前行
廖家棠先生始终坚定地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,热爱社会主义祖国。他坚决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,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。在工作中,他勇挑重担、认真负责,作风正派且善于联系群众。无论是对学校还是系里的建设,他都积极支持,提出诸多宝贵建议。在兴办卫检专业和筹备卫检专修科时,他不辞辛劳,积极奔走,为专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全部力量。1988年6月至1993年8月,在担任食品科学系系主任期间,为系里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。
1993年8月,廖家棠先生退休,但他在畜牧兽医领域留下的光辉事迹,将永远激励着后来者。他是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食品卫生学会理事、四川兽医食品卫生学会副理事长、四川标准化协会会员,在业内备受尊敬。他用一生的努力,诠释了对畜牧兽医教育科研事业的无限热爱与执着追求,其精神如明灯照亮着行业前行的道路。